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精彩观点:
高等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有机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两方面支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华网:我们了解到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非常重要而且很特殊的时期,每一所大学都面临着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的话题。您觉得我们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我们具备了什么?
刘伟:我们国家现在进入了新时代,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和成就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对我们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要求,创造了一系列历史上从来没有的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条件。同时,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了一些压力和问题。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发展以及它的地位是相称的。高等教育自信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一部分,跟这个国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现在讲“四个自信”,从历史发展来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具有文化上的自信。而这种文化上的自信,高等教育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支撑。
新华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撑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您觉得高等教育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刘伟: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的支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是学术研究。没有对问题的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的提升,这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或者要领先世界是不太可能的。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应当说这背后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支撑,也有高等教育培养的大量人才的支撑。
人文社会科学应有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
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发现、质疑之外,还应有更多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
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等院校,站在学校的角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贵校能起到什么作用?
刘伟:从一般的学术发展规律来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样重要。自然科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的认识,重在发现、质疑,提出自然界的疑问,阐释背后的客观规律性。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发现、质疑之外,它还应有更多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2017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其前身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大家对抗日战争民族危亡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有一定了解,印象比较深的是西南联大,其实当时的联合大学不仅仅是西南联大,还有华北联大等等。西南联大非常辉煌,但西南联大是撤到后方办学的。而华北联大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是“逆向行驶”的,在党的领导下挺进了敌人的后方,在敌后办起来的。1949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
高等教育有两条主要脉络,一条是以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西式高等教育,一条是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现代高等教育,而后者也逐渐发展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山河。这些大学最大特点在于面向中国本土、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的历史需要。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当时国家有什么部委,学校就设立什么系、什么专业,因此人民大学骨子里的灵魂所在实际上是作为党创办的大学,从开始就自觉跟着党的需要走。而今天党需要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发生了变化,我们不是山沟沟里的弱小的刚刚起步的高等教育,确实是世界瞩目,我们怎么适应这种变化,既有国际的世界的规范标准,同时又扎有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建设、适应国家现代化要求的本领,这是个新问题。
学科建设的优势是强强交叉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对优势领域进行交叉,交叉出来的本身就是领先的,而且也是社会最需要的。
新华网:从中国人民大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哪些创新的举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示到世界上,真正成为“双一流”高校?
刘伟:第一,要有自信。我经常听到有人问两个问题。1、单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鲜有进入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要学科,主干学科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精干的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甚至是刚刚开始,数量较少。那么,中国人民大学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2、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这个国家在世界上、在人类文明的引领上走在前面。中国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难度到底有多大?
第二,关于专业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本身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要紧的就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回答什么问题、做什么研究,关键是能否回应时代的需要,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把我们的强势学科做得更领先、更精尖、更深入,发挥自身优势。与此同时,发挥优势,就要求学校和学科建设能够回应国家发展和世界的关切。这些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我相信会越来越重要,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有造诣的人才。
在此基础上,恐怕要在做强深化人文社会科学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体现现代科学的规律,学科的交叉一定是要在引领带动下的交叉,交叉的目的是回应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基础支撑,这样才能形成相互策应、相互带动,而不是放弃自己的优势,盲目地采取所谓的综合。在优势领域进行交叉,交叉出来的本身就是领先的,而且也是社会最需要的。
第三,发展中国家能够建设世界著名的大学或者是让人尊重的学科群,也就是“双一流”。
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集中力量来切实地解释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遇到的现实问题,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所不具备的学术的土壤。我们大可不必自卑,我们遇到的可能不是最发达国家遇到的发达的问题,我们遇到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鲜活的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我们要有建立在发展成就基础上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把中国的现实问题解决好,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树立起来,就是世界一流的。
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创建“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在于科学规划,而科学规划的难点是如何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来确定重点。
新华网: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立更加公正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
刘伟:首先,“双一流”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在于科学规划,而科学规划的难点是如何根据国家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来确定重点。具体而言,就是如何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结合对学科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结合资源约束的现实来确定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此,必须遵循两方面的精神:一方面要出于公心,要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出于其他的既得利益的需要;另外一方面,还要出于科学的认识,科学把握社会和学术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遵循这两方面精神是科学规划的前提,但同时这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过程。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民大学有14个学科被列入“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在第四轮学科评估过程中又有9个学科被评为A+。如何发挥现有优势,需要进一步努力,其中最要紧的是人才队伍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已经推出杰出学者计划、杰出学者聘任制度等措施,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支持、培养、吸引优秀学者。用一句话说就是“近者悦,远者来”,让学者们有一个比较舒心的学术环境,使他们能够抵御外在诱惑,安心做学问。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成长规律跟自然科学不太一样,是需要积累的,学者的人文关怀精神、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思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既然研究的是人文,对人文的反省就要有系统考虑;既然研究的是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规律就应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这些都是需要深入实践、深入体会,不是简单从书本而来的。怎么培养一支这样的队伍,形成这样的人才梯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压力。
再次,要努力构建具有良好引领作用的评价体系。包括人才体系,学科评价体系,学术成果评价体系等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评价标准本身就很有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内主要的评价体系中基本是名列前茅的,但它在国际上的几大学科评价体系中的排名跟国内的大学比较起来就非常靠后,这种反差之大是很少见的。这可能集中反映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民族性和国际性如何统一的问题。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本土性,是扎根在民族、国家、社会的具体实践和文化土壤当中的。必须以解决好民族问题为前提,回答不了本民族问题,想在世界上博得一席之地,也显然是无源之水。另外一方面,还要考虑人文社会科学有没有国际上的一般标准问题,这就需要认真深入的讨论,问题可能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人民大学来说,我们需要在探索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的标准上下功夫,包括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等,这个标准要考虑到本土、民族、社会发展,也要考虑到国际比较和对外开放,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实现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有机统一。
依托基础学科建“高原” 引领交叉学科建“珠峰”
好的大学一定有它非常值得骄傲的校园文化和基础课程的设置,这就是学科“高原”,有了这些高质量的基础性学科的支撑,才能衍生出一些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当中起到引领作用的学科就会成长为学科的“珠峰”。
新华网: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您认为应该如何统筹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目前有14个一级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这些学科是我们重点打造的“珠峰”。还有一些学科,在学科评估和认定当中没有进入一流建设名单,虽然影响力不一定那么大,但也是非常不错的,其专业性和社会需求是非常强,人民大学有这个能力和条件进一步加强这些学科建设,使得他们保持在学科“高峰”状态,并逐步具备冲刺学科“珠峰”的能力。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还需要有基础的支持,我们叫基础性学科的支持。任何一所好的大学,它的学科基础一定是世界一流的,要依托这些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教育和基础性的训练。好的大学一定有它非常值得骄傲的校园文化和基础课程的设置。这就是所谓的学科“高原”,它是一种依托。有了这些高质量的基础性学科的支撑,才能衍生出一些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当中起到引领作用的学科就会成长为学科的“珠峰”。
用形象的话来讲,“珠峰计划”、“高峰计划”、“高原计划”,就是我们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也是我们学科建设的具体规划。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