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会议及“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发展”中法学术交流合作研讨会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法方三所合作院校——法国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凯致商学院(KEDGE商学院)的代表与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副校长杜鹏,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校长帕特里克·基利(Patrick Gilli)、索邦大学校长副校长贝亚特丽斯·佩雷(Béatrice Perez)、凯致商学院副校长文森·蒙日马丁(Vincent Mangematin)等出席中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会议。
刘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法方院校对合作办学的投入和支持表示感谢。刘伟指出,在过去的2018-2019学年,中法学院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学生活动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学院面向未来求发展,陆续向中国教育部提交了增设人力资源管理、传播学(国际传播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3个专业的申请;2019年10月,学院通过了“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项目”中期检查,在先期获得70万元人民币专项资助基础上,又获得50万元人民币后期资助;中国人民大学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院进入科研机构孵化阶段,将极大地助力提升学院的科学研究能力。与会代表一致认同,中法学院的办学经历,充分证明了它是中法高等教育领域一项成功的合作实践,也彰显着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美好前景。对于中法学院的发展,与会代表已有共识,就是要进行横向的专业领域拓展,纵向的学历层次提升,并加强两国学生、教学、教辅行政人员交流;相信双方的合作会更加密切,学院发展会更加顺利,学生在中法学院享受到的两国优质教育资源会更加丰富;中法学院是用中法两国高等教育的优秀基因共同打造的一块实验田,经过两国教育者共同的耕耘,能孕育出最优秀的教育成果。
杜鹏对中法双方在教学、管理一线的团队表示感谢,并请中法双方代表在听取中法学院2018-2019学年工作汇报后,就提交此次会议的议题进行商议和表决。会议议题主要涉及:进一步拓宽中法学院合作办学学科领域、加强学院学生与教学事务委员会工作、加强学院学术委员会工作、共同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国和法语国家研究院建设、加强中法双向学生流动、为中法学院学生在法国攻读硕士学位提供更多专业方向选择以及下一年度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等事项,以上议题获得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
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国际交流处副处长兼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贞实,苏州校区国际事务部执行主任陈超,中法学院法方代表魏让方(Jean-François Vergnaud),中法学院法方行政及教学、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慕建明(Alain-James Palisse),索邦大学国际发展部主任克里斯托夫·克里普(Christopher Cripps)等。
11月8日,“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与发展”中法教育合作交流暨学术研讨会在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同期召开。
刘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刘伟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尤其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处于中国领先地位;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以其深厚的人文科学基础而闻名于世,索邦大学是目前法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凯致商学院(KEDGE商学院)作为法国最大规模的商学院,其管理学学术研究成果在欧洲首屈一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尖端化等新兴议题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领域,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趋势也变革了传统人文社科的研究手段,这都需要我们进行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与三所法方院校合作建设中法学院。七年多来,中法双方的积极合作办学使得中法学院教学育人成果突出,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法学院是中法两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已成为中法合作办学的典范。这一成果是中法双方各合作院校以及中法学院全体教职工辛勤努力的结果,是中法两国学生的福祉,是对全体办学者的回报,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在座法方院校联合办学进入新阶段的见证。近年来,中法各合作院校在语言与文学、传播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数学等领域深入开展合作。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新成立了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院,这将成为我们在新阶段各项合作的又一个重要平台。我们期望中国人民大学与法方院校的合作办学在新阶段、新时代迈上新的台阶。
刘伟在发言中提到,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55年,中法关系、中欧关系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和提升。11月4日至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布的《中法关系行动计划》中指出“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继续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合作开辟新愿景,为两国人民交流提供新机遇。中法两国承诺继续发挥战略对话、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和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作用;促进文化创造和人文交流,重申致力于加强大学合作和大学生交流,特别是推动两国高校合作办学的发展;中法双方愿拓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中法各合作院校学界同仁聚集于此,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教育,进一步深化双方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展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希望进一步整合各自优势学科和优质教学科研力量,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学历合作层次,加强科研合作。我们希望双方在两国高等教育制度框架内,找到新时期实现双方各学科领域不断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充分发掘各自卓越优势,为学者和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与学习平台,共同应对地区和全球性挑战。
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校长帕特里克·基利(Patrick Gilli)对中国人民大学及法方各院校代表前来参加会议表示欢迎。他表示,法方合作院校愿意全方位地推进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让中法学院在更宽广的领域和更长远的视野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研讨会由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副校长让-米歇尔·冈多(Jean-Michel Ganteau)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常务副院长乌云毕力格,哲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臧峰宇,新闻学院教授、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斌等参加会议。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社会学、信息与传媒、历史、哲学、文学、中文、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十余名教师与会。双方就跨学科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法国与法语国家研究院发展设想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11月9日,刘伟在法国马赛市拜会了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并与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陆慧英进行了交流。刘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他指出,中法学院与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凯致商学院三所法国合作伙伴院校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此次访问南法两所高校,与法方就教学安排、学科合作等领域进行友好交流,进一步推动中法学院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法两国地方人文交流的一个亮点,有助于促进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同南法地中海文明的交融与互鉴。陆慧英介绍了领区内三个行政大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马赛、蒙彼利埃、艾克斯、图卢兹等重要城市高校同中国开展合作的情况。她表示,在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法和11月马克龙总统访华的特殊年份里,中法双方决定将继续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有力促进两国在高等教育、人文交流领域的合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高校与南法地区高等学府联合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带来新前景。中国驻马赛总领事馆愿一如既往为两国地方高校合作与人员交流提供支持与协助。